【价格深V背后的三重弈】2023年碳酸锂期货价格上演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,从年初52万元/吨的巅峰直坠至4月的17万元谷底,又在盛夏时节悄然回升至30万元平台。这轮深V走势背后,是产业链各环节的生死弈。
上游矿企的"断臂求生"策略最先搅动市场。澳洲Greenbushes矿山突然宣布减产30%,智利Atacama盐湖将检修周期延长至45天,这直接导致二季度全球锂精矿供应缺口达12万吨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赣锋锂业、天齐锂业等头部企业不约而同地放缓了库存抛售节奏,将现货流通量压缩至正常水平的60%。
这种"以退为进"的战术成功扭转了市场预期,期货市场空头持仓量在5周内骤降47%。
中游冶炼厂的"产能游戏"则更具戏剧。当碳酸锂价格跌破20万元成本线时,江西宜春地区53家中小型冶炼厂中有41家选择停产检修。但龙头企业却在此时逆势扩产,宁德时代旗下邦普循环将碳酸锂月产能提升至8000吨,湖南裕能将产线利用率维持在85%以上。
这种两极分化的产能调整,客观上加速了落后产能出清,为价格回升腾挪出市场空间。
下游电池厂的"库存魔术"同样暗藏玄机。头部企业通过延长原料账期、推行代工模式,将碳酸锂库存周期从45天压缩至28天。当4月价格触底时,某TOP3电池厂突然启动50亿元规模的原料锁价采购,这种"精准抄底"的操作引发连锁反应,单周内市场成交放量达12万吨,直接推动价格走出低谷。
【30万元关口的多空对决】当碳酸锂价格重新站上30万元平台,期货市场出现近月合约升水远月的"反向结构",这预示着市场参与者对短期供需格局出现根本分歧。
多方阵营的底气来自新能源汽车的"超预期复苏"。中汽协数据显示,5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36%,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激增58%。更关键的是,4680大圆柱电池量产带来的"含锂量提升"正在发酵,特斯拉柏林工厂单辆ModelY的锂盐消耗量较21700电池方案增加22%。
这种结构变化,可能使全年锂盐需求预测上调至92万吨。
空方则紧握"盐湖提锂技术突破"这张王牌。青海察尔汗盐湖最新投产的吸附法提锂装置,将单吨碳酸锂生产成本压缩至3.8万元。西藏扎布耶盐湖二期项目采用"光热蒸发+膜分离"新工艺,提锂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8个月。技术革命带来的产能释放,可能在未来18个月内新增35万吨/年的供给能力。
在这场多空拉锯战中,产业链的"隐库存"成为最大变数。据行业调研,当前流通环节的显库存仅8.2万吨,但包括车企战略储备、矿山未报关库存、金融质押仓单在内的隐库存可能高达25万吨。某私募基金负责人透露:"这些'影子库存'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,随时可能改变供需天平。
当澳大利亚Pilbara矿业首次采用"竞拍底价+浮动分成"新模式,当宁德时代启动"锂矿返利"计划绑定战略客户,当广期所碳酸锂期货持仓量突破50万手,这场关乎新能源产业主导权的弈,正在衍生出更多维度的较量。价格K线每一次波动,都在重塑万亿级赛道的权力版图。
Copyright © 2012-2023 某某财税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xxxxxxxx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