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二季度以来,光伏玻璃市场走出"冰封期",3.2mm镀膜玻璃价格从24.5元/㎡强势反弹至28元/㎡,涨幅达14.3%。华泰证券新能源首席分析师指出,这轮行情并非简单的周期波动,而是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的必然产物。
欧洲能源危机催生光伏装机狂潮俄乌冲突引发的天然气断供,使欧洲各国加速推进能源自主计划。德国将2030年光伏装机目标从215GW上调至400GW,法国宣布取消屋顶光伏税收限制,意大利推出"光伏社区"补贴政策。据欧洲光伏协会统计,2023年1-5月组件进口量同比增长78%,直接拉动光伏玻璃月度需求量突破200万吨关口。
中国"双碳"战略进入兑现期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78.42GW,同比激增154%。随着沙漠戈壁风光大基地项目集中开工,以及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全面落地,单月组件排产已突破50GW。华泰证券测算,每GW组件对应约5.5万吨光伏玻璃需求,这意味着全年将产生超400万吨增量需求。
技术迭代打开新增长极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5.8%,带动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至45%。超薄化趋势下,2.0mm玻璃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%跃升至38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钙钛矿叠层技术商业化进程超预期,实验室效率已达33.7%,这种革命技术对超透明玻璃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。
全球产业链重构创造结构机会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刺激本土光伏制造崛起,FirstSolar宣布投资12亿美元扩建俄亥俄州工厂。东南亚光伏企业加速垂直整合,越南光伏玻璃进口量同比翻番。这种区域化供应链布局,使得具备海外产能的企业获得超额溢价能力。
华泰证券重点跟踪的某龙头企业,马来西亚基地毛利率较国内高出8-10个百分点。
在需求端高歌猛进的光伏玻璃行业正经历深度供给侧改革。华泰证券研究显示,CR5企业市占率从2020年的53%提升至68%,行业正式进入"强者恒强"的新发展阶段。
产能出清重塑竞争格局2022年行业经历残酷洗牌,超过20条窑炉永久关停,相当于淘汰日熔量8000吨产能。环保督察趋严导致河北、山东等地中小厂商退出,现存窑炉中仅56%符合最新超低排放标准。更关键的是,新建项目能评审批门槛大幅提高,要求热耗值低于5800kJ/吨,这直接将新进入者挡在门外。
成本曲线陡峭化构筑护城河龙头企业通过四大优势建立成本壁垒:1)自有石英砂矿保障原料安全,某头部企业广西矿脉储量可供开采30年;2)1200t/d超大窑炉占比达75%,单位能耗下降18%;3)智能化改造使人均产出提升40%;4)分布式光伏电站年供电量超2亿度,电力成本下降25%。
华泰证券测算显示,行业吨成本差距已拉大至300元以上。
政策东风催化价值重估工信部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》将光伏玻璃新建项目最低产能门槛提升至1200t/d,相当于投资额超10亿元。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正式纳入建材行业,头部企业通过碳配额交易年增收超5000万元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标准即将出台,预计带来2000万㎡/年的增量市场。
资本市场的认知差与预期差当前光伏玻璃板块平均PE仅18倍,较光伏组件企业折价40%。华泰证券量化模型显示,若Q3价格突破30元/㎡,龙头企业单季毛利将环比提升5-7个百分点。随着HJT电池量产加速,3.2mm+2.0mm玻璃组合占比提升,产品结构优化有望带来额外2-3%的净利率提升。
深度报告显示,具备技术储备的厂商将在2024年N型时代获得超额收益。
Copyright © 2012-2023 某某财税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xxxxxxxx号